


茅姓古代名人
茅蒙秦代,字初成,传为名闻天下的神仙。
茅焦秦朝,齐人。秦大后与谬毒私通,事发,始皇车裂谬毒,迁太后阳宫,下令:敢以大后事谏者杀。先后杀谏者27人。齐客茅焦冒死进谏,始皇觉悟,下殿接之,爵以上卿。即迎大后归咸阳,复为母子如初,尊立茅焦为仲父。
茅坤明朝,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人。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等。
茅元仪明湖,州府归安人,字止生,号石民。茅坤孙。
茅大芳明代,将官,忠心朝廷而被杀,当时人们都称赞他忠义。
茅鸿儒清朝,又名兆儒。浙江钱塘人,字子鸿。工诗词,喜远游。画山水花鸟有文人气。有《东篱草堂诗钞》。
茅星来清朝,字岂宿号钝臾。归安人。工文辞,才气勃发而有义据。后专攻经史及程朱书,年70以诸生终。著有《近思录集注》、《钝望文钞》。
茅容东汉,陈留人,字季伟,四十多岁在地里耕种,到树下避雨时,别人都蹲着,只有他正襟端坐。名士郭泰见了,感到很惊异,晚上便住在他家。第二天一早,茅容杀鸡给母亲吃,自己则跟客人一块吃青菜。郭泰向他行礼,赞为“贤人”,又劝他读书学习。后来,茅容成为贤德之士。
茅知至宋代,国子助教,仙游人。操尚介洁,博通坟典。倡六经孔孟之道,以开明人心。
茅汝元宋代,画家,号静斋,建宁(今福建建瓯)人。进士。善墨梅。与同里艾淑齐名,以艾竹、茅梅为称。《画史会要、冬心画梅题跋》。
茅维明,浙江省归安人,字孝若。茅坤子。工诗,亦善作杂剧。与臧懋循、吴稼登、吴梦旸称四子。有《嘉靖大政记》、《论衡》、《表衡》、《策衡》、《十赉堂集》。
茅子元(1096年?—1166年),法名慈照,号“万事休”,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南宋绍兴年间创立佛教净土宗支派白莲宗。
茅十八金庸小說鹿鼎記人物
茅姓近代名人
茅乃登清朝,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了秀才,曾被聘为《中外日报》驻南京记者。后又做过江浙联军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部的副长,曾著文《江浙联军光复南京》。
茅谦(1848—1917),原名为茅戊年,字子贞,号肺山,学名茅谦。近代报人、水利专家。
茅蒙秦代,字初成,传为名闻天下的神仙。
茅焦秦朝,齐人。秦大后与谬毒私通,事发,始皇车裂谬毒,迁太后阳宫,下令:敢以大后事谏者杀。先后杀谏者27人。齐客茅焦冒死进谏,始皇觉悟,下殿接之,爵以上卿。即迎大后归咸阳,复为母子如初,尊立茅焦为仲父。
茅坤明朝,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人。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等。
茅元仪明湖,州府归安人,字止生,号石民。茅坤孙。
茅大芳明代,将官,忠心朝廷而被杀,当时人们都称赞他忠义。
茅鸿儒清朝,又名兆儒。浙江钱塘人,字子鸿。工诗词,喜远游。画山水花鸟有文人气。有《东篱草堂诗钞》。
茅星来清朝,字岂宿号钝臾。归安人。工文辞,才气勃发而有义据。后专攻经史及程朱书,年70以诸生终。著有《近思录集注》、《钝望文钞》。
茅容东汉,陈留人,字季伟,四十多岁在地里耕种,到树下避雨时,别人都蹲着,只有他正襟端坐。名士郭泰见了,感到很惊异,晚上便住在他家。第二天一早,茅容杀鸡给母亲吃,自己则跟客人一块吃青菜。郭泰向他行礼,赞为“贤人”,又劝他读书学习。后来,茅容成为贤德之士。
茅知至宋代,国子助教,仙游人。操尚介洁,博通坟典。倡六经孔孟之道,以开明人心。
茅汝元宋代,画家,号静斋,建宁(今福建建瓯)人。进士。善墨梅。与同里艾淑齐名,以艾竹、茅梅为称。《画史会要、冬心画梅题跋》。
茅维明,浙江省归安人,字孝若。茅坤子。工诗,亦善作杂剧。与臧懋循、吴稼登、吴梦旸称四子。有《嘉靖大政记》、《论衡》、《表衡》、《策衡》、《十赉堂集》。
茅子元(1096年?—1166年),法名慈照,号“万事休”,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南宋绍兴年间创立佛教净土宗支派白莲宗。
茅十八金庸小說鹿鼎記人物
茅姓近代名人
茅乃登清朝,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了秀才,曾被聘为《中外日报》驻南京记者。后又做过江浙联军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部的副长,曾著文《江浙联军光复南京》。
茅谦(1848—1917),原名为茅戊年,字子贞,号肺山,学名茅谦。近代报人、水利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