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文姓 郡望
赵郡:东汉建安年间(196年―219年)设赵郡,治所广阿(今邢台市隆尧县),辖地包括今石家庄赵县、高邑县、赞皇县和邢台市宁晋县、柏乡县、临城县、隆尧县东部。隋朝时期移治到赵县(今河北赵县)。
太原府:也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当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也在此地。宋太平兴国中期(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宇文姓 堂号
赵郡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赵郡:东汉建安年间(196年―219年)设赵郡,治所广阿(今邢台市隆尧县),辖地包括今石家庄赵县、高邑县、赞皇县和邢台市宁晋县、柏乡县、临城县、隆尧县东部。隋朝时期移治到赵县(今河北赵县)。
太原府:也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当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也在此地。宋太平兴国中期(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宇文姓 堂号
赵郡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