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hé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度,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白、回、怒、水、羌、纳西、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羲和,尧时掌天地之官,和仲、和叔因以名氏。”
2、又云:“后魏有素和氏,改为和氏。”
3、《姓氏考略》注云:“卞和之后。”卞和,献和氏璧者,其后或以先辈名为氏。
4、或以官为氏。《续通志·氏族略》载:“明和男,以祖阿噜舌永乐时封和宁王,因以和为氏。”则此当出自蒙古族。
5、又,“明赐元人姓名,托克托博罗曰和爱。”见《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氏》。
6、傈僳族之和姓,出自猴氏族,或据其汉意“猴”音,谐“何”、“和”而为单姓。
7、纳西族之和姓,由木姓所改。丽江木氏土司木公《述怀》云:“丽江西迩西戎地,四郡齐民一姓和。”四郡指通安、宝山、巨津、蓝井。
8、白族之和姓,源於原始图腾之“腊波”,汉意为虎氏族。或以“虎”为姓,或谐虎音而姓“胡”,或音转而以“何”、“和”为姓。
9、羌族之和姓,则来自昨和氏,盖取昨和之尾音谐“和”而为单姓。
二、和huó
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纳西族姓氏。
三、和
和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4%,尤以河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和姓人口81%。
和姓起源:
1、出自羲和(帝尧时掌天地之官)、和仲(尧时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和叔(尧时治朔方之官,掌冬天之政)之后,因为以为氏。
2、春秋时楚卞和(献和氏璧者)之后,以名为氏。
3、北魏鲜卑姓素和氏后改为和氏,见《魏书·官氏志》。
4、明永乐时元人阿鲁台封为和宁王,其孙和男,遂以封号为姓。又明赐元人托克托博罗姓和名爱。
5、明、清时云南宝山州(故治在今宁蒗西北)土知州、丽江府石鼓土把总为和氏,均为纳西族。
6、傈僳族牢饶时氏汉姓为和。
7、白、怒等民族及怒族支系若若人均有此姓。
和姓名人:
和洽,三国时西平人,魏明帝时官太常,封西陵乡侯。和跋,北魏时代北人,累功封定陵侯,平原太守。
郡望:汝南。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度,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白、回、怒、水、羌、纳西、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羲和,尧时掌天地之官,和仲、和叔因以名氏。”
2、又云:“后魏有素和氏,改为和氏。”
3、《姓氏考略》注云:“卞和之后。”卞和,献和氏璧者,其后或以先辈名为氏。
4、或以官为氏。《续通志·氏族略》载:“明和男,以祖阿噜舌永乐时封和宁王,因以和为氏。”则此当出自蒙古族。
5、又,“明赐元人姓名,托克托博罗曰和爱。”见《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氏》。
6、傈僳族之和姓,出自猴氏族,或据其汉意“猴”音,谐“何”、“和”而为单姓。
7、纳西族之和姓,由木姓所改。丽江木氏土司木公《述怀》云:“丽江西迩西戎地,四郡齐民一姓和。”四郡指通安、宝山、巨津、蓝井。
8、白族之和姓,源於原始图腾之“腊波”,汉意为虎氏族。或以“虎”为姓,或谐虎音而姓“胡”,或音转而以“何”、“和”为姓。
9、羌族之和姓,则来自昨和氏,盖取昨和之尾音谐“和”而为单姓。
二、和huó
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纳西族姓氏。
三、和
和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4%,尤以河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和姓人口81%。
和姓起源:
1、出自羲和(帝尧时掌天地之官)、和仲(尧时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和叔(尧时治朔方之官,掌冬天之政)之后,因为以为氏。
2、春秋时楚卞和(献和氏璧者)之后,以名为氏。
3、北魏鲜卑姓素和氏后改为和氏,见《魏书·官氏志》。
4、明永乐时元人阿鲁台封为和宁王,其孙和男,遂以封号为姓。又明赐元人托克托博罗姓和名爱。
5、明、清时云南宝山州(故治在今宁蒗西北)土知州、丽江府石鼓土把总为和氏,均为纳西族。
6、傈僳族牢饶时氏汉姓为和。
7、白、怒等民族及怒族支系若若人均有此姓。
和姓名人:
和洽,三国时西平人,魏明帝时官太常,封西陵乡侯。和跋,北魏时代北人,累功封定陵侯,平原太守。
郡望: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