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méi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苗、黎、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商纣时有梅伯,以国为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唐书·宰相世系表》云:“系出子姓。殷王太丁封弟于梅,是为梅伯,后以国为氏。”又引宋濂《梅府君墓志铭》云:“梅本子姓,其先梅伯,为殷纣所废,周武王既代纣,封伯诸孙黄梅,号曰忠侯,遂以梅氏。”此以国为氏,系出子姓。
2、《姓氏考略》据《三国志·魏志》注云:“南蛮有梅姓。”
3、又据《旧唐书》注云:“北狄奚酋长有梅姓。”
4、黎族之梅姓,分布海南之保亭一带。由王姓“抽签改姓”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黎族》。
5、由清代满族姓梅佳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梅”而得。汉代有梅福,寿县人,南昌尉;宋代有梅尧臣,宣城人,诗人;清代有梅文鼎;当代有梅兰芳,京剧艺术大师。
二、梅
梅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尤以云南、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多此姓,六省梅姓约占全国汉族梅姓人口74%。
梅姓起源:
1、系自子姓。商时梅伯为纣王所醢,周武王封梅伯玄孙黄梅,号忠侯,子孙以国为氏。春秋时梅国故城在今安徽亳州南。
2、汉时南蛮有梅姓,见《魏书》。
3、北狄奚酋长有梅姓,见《旧唐书》。
4、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梅佳氏后改为梅氏。今满族姓。
5、清贵州贵阳府开州梅氏土司始于唐朝。
6、土家、彝、蒙古(255、344)、黎、东乡、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梅姓名人:
梅鋗,汉时益阳人,长沙王。
郡望:汝南。
三、梅
梅姓起源:见《直韵》。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苗、黎、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商纣时有梅伯,以国为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唐书·宰相世系表》云:“系出子姓。殷王太丁封弟于梅,是为梅伯,后以国为氏。”又引宋濂《梅府君墓志铭》云:“梅本子姓,其先梅伯,为殷纣所废,周武王既代纣,封伯诸孙黄梅,号曰忠侯,遂以梅氏。”此以国为氏,系出子姓。
2、《姓氏考略》据《三国志·魏志》注云:“南蛮有梅姓。”
3、又据《旧唐书》注云:“北狄奚酋长有梅姓。”
4、黎族之梅姓,分布海南之保亭一带。由王姓“抽签改姓”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黎族》。
5、由清代满族姓梅佳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梅”而得。汉代有梅福,寿县人,南昌尉;宋代有梅尧臣,宣城人,诗人;清代有梅文鼎;当代有梅兰芳,京剧艺术大师。
二、梅
梅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尤以云南、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多此姓,六省梅姓约占全国汉族梅姓人口74%。
梅姓起源:
1、系自子姓。商时梅伯为纣王所醢,周武王封梅伯玄孙黄梅,号忠侯,子孙以国为氏。春秋时梅国故城在今安徽亳州南。
2、汉时南蛮有梅姓,见《魏书》。
3、北狄奚酋长有梅姓,见《旧唐书》。
4、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梅佳氏后改为梅氏。今满族姓。
5、清贵州贵阳府开州梅氏土司始于唐朝。
6、土家、彝、蒙古(255、344)、黎、东乡、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梅姓名人:
梅鋗,汉时益阳人,长沙王。
郡望:汝南。
三、梅
梅姓起源:见《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