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huá

寻根溯源
首页 > 滑氏姓氏 > 寻根溯源 > 寻根溯源
滑姓主要源自:姬姓。

滑姓起源一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英贤传》载,“同公族后有滑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西周时有一个滑国,是周朝分封的同姓小国,国君与周朝王室是同族,最初建都于滑(今河南省睢县西北),后又迁都于费(今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西南),故又称为费滑。再后来滑国被晋国所灭。亡国后,滑国的子孙便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这样就有了滑姓。

滑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庄公次子姬滑,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滑邑,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地名,就是今河南省延津县一带,出自郑庄公姬寤生次子姬滑的封地,因而称滑邑。

在史籍《春秋·庄公三年》中记载:“郑公次子滑。”

春秋初期的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郑太叔姬段图谋偷袭其兄郑庄公,郑庄公派军突击破之,姬段出奔共国(今河南辉县)。当时,与郑国有矛盾的卫桓公姬完为了策应姬段之子公子滑,曾派军攻郑国,一度攻占了郑国边境城镇廪延(今河南延津),然后交给公子滑居住。

廪延,公子滑曾在汤秧的教育下到过廪延担任过五年的地方行政官,城内郑国老百姓都很尊敬他。廪延紧邻卫、宋两界,是郑国的边疆要塞,也是京城太叔未经郑庄公特批的非法领地。

在卫桓公的保护下,公子滑开始以郑国的臣子身份再次管治起廪延小城。半个月后,这个边远城镇的人文风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公子滑不仅是宗亲身份又能惟贤是举,这使廪延城百姓对这位年轻的长官很有好感。他没有为父复仇,也多次建议卫桓公撤兵,因为他觉得没必要给人造成紧张局势而以为自己谋图不轨。

到了周平王姬宜臼五十年(公元前721年),郑庄公亲率大军攻卫国,以报复卫国曾攻取廪延。其时,姬滑的兵马竟敢公然作出对卫国反目的举动,表明自己忠于郑庄公。

在姬滑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滑氏,世代相传至今。

滑姓起源三

源于彝族,出自秦、汉时期诺苏彝人世居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彝族滑氏,出自秦、汉时期古诺苏彝人的居地名称。

古诺苏彝人,是今彝族的先民之一,属于洱源彝族支系,被称为“火的民族”、“酒的民族”、“马背上的民族”、“太阳的儿女”等,“诺苏”是自称。

从语言学的角度去解释“诺苏”,它的意义就是是“诺部落的彝人”,而不是“黑人、黑彝”的意思。全世界的诺苏彝人约有一百七十多万人。早在西汉时期,诺苏彝人先民的一部分便已经“耕田有邑聚”,以农耕为主,也有一部分过着“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的游牧生活。

九千多年前,诺苏彝先民就创造了象征文明、象征智慧、象征进步的文字,史称“爨文”、“韪书”、“夷字”、“倮文”或“诺苏布码”。诺苏彝人的语言属彝语北部方言区。按彝族诺苏民间普遍的传说,诺苏人的直系祖先,为距今约有两千年的曲涅、古侯两个原始部落,居住在“兹兹蒲武(今云南昭通)”,到了东晋康帝时期开始迁往四川的大凉山和云南的小凉山一带的姬滑沱(今四川眉山小滑沱),后按民族称谓称作诺苏地区,再逐渐分播到祖国各地。

古诺苏彝人的来源,根据民间普遍传说,直系祖先是曲涅、古侯两个原始部落。诺苏人在给死者超度亡灵时,要请“毕摩”念颂《送魂经》(《指路经》),将死者灵魂送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而指路经的指路路线必须从死者所迁徙经过的路线倒走回去,大理地区彝族诺苏人的指路经的指路路线大概是这样的:大理(包括在大理州内迁徙过的小地名)→香格里拉→四川盐源→什穆额哈(彝语“天堂”)。如洱源炼铁乡牛桂丹村“江拉”家族的指路经的指路是这样的:牛桂丹村→云龙→剑川→怒江兰坪→迪庆香格里拉→盐源→兹兹蒲武→勒哦勒都→什穆额哈。

在彝族的英雄史诗《戈阿楼》中就记载:戈阿楼是诺苏彝人的首领,住在一个名叫姬滑沱地方。那里的人民过着:“有吃大家吃,有穿大家穿,有住大家住,有玩大家玩”的快乐生活。后来戈阿楼带领人民开荒种地,挖到了一块宝石,族人们都欢天喜地。后来消息传到皇帝那里,为了得到那颗宝石,并霸占更多的土地,扩大统治权力,就派大将福略率兵攻打姬滑沱的诺苏人。诺苏彝人不畏强暴,坚决反抗,连续三次打败了皇帝派来的军队,保护了自己的家园和宝贝。

此后,诺苏彝人中有以“姬滑沱”为姓氏者,以纪念戈阿楼领导族人反抗暴君所获得的胜利,后在唐、宋时期开始的逐渐取汉姓,其中有以地名汉化为姓氏者,分称滑氏、沱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中国姓氏新闻 | 中国姓氏文化 | 姓氏旅游胜地 | 百家姓寻根游 | 中国取名艺术 | 中华姓氏名人录 | 姓氏商品商城